【汉语】老外与小麦系列故事 之十二
时间: 7月30日(星期二) 20:15 - 21:15
主讲老师: 小麦(点击关注老师的沪江主页>>>
公开课地点: Hujiang Chinese(点击下载CCTALK

讲师介绍:
小麦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本科专业,4年外汉教学经验,授课风格幽默轻松,亲和力强。性格随和,标准KOP一枚。
点击关注老师的沪江主页>>>

课堂提要:
汉字的故事

开场:三个关于文字的故事
一个无果而终的故事,一个一波三折、仿佛好莱坞大片的故事,一个平淡无奇但意味深长的故事

复习:六书
1. 象形:鸟,山,水,州
2. 指事:上,下,
3. 会意:休,信,从
4. 形声:晴
5.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来,其,自
6. 转注:至今无定论。

甲骨文之前
文字的三个时期: 原始文字,古典文字,字母文字
原始文字起源于图画;原始图画向两个方向发展:1. 图画艺术 2. 文字技术
原始文字:BC8000-BC3500
刻符,岩画,文字画,图画字
【例子】
刻符:半坡陶文(西安半坡村:BC3500,不是连贯的符号,而是分开的个别符号,无法知道读音和意义,无法肯定它们跟甲骨文的传承关系)

三大古典文字:BC3500-BC1000
一个无果而终的故事:钉头字(阿拉伯人,英国人:楔形文字)BC3500

楔形文字
发明者:苏美尔人
产地:美索不达米亚(河间,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今伊拉克)
制作:软泥板,小树枝、木管、芦苇管,深浅一压,泥板晒干或者烧硬以后就能长期保存,类似陶器。保密的文件,再盖上一层泥板,用软泥封住。
演化:图形(泥版上画圆圈不方便)è直线型
发展:
1)苏美尔人(BC3500迁到两河流域南部,跟巴比伦人是邻居,苏美尔语)
2)阿卡德(BC2500,中部,崛起,打败了苏美尔人,苏美尔语被阿卡德语替代,但是钉头字继续沿用,并行两种钉头字:阿卡德钉头字与苏美尔钉头字,过了500多年,阿卡德钉头字确立了通用文字的地位,而苏美尔钉头字成了宗教文字。)
3)巴比伦人(BC1792-BC1750,那位住在苏美尔旁边的兄弟——巴比伦人继承了阿卡德人的钉头字,巴比伦意为上帝之门,但是做了发展,衍形à衍声,象形==会意,表示事物或者概念“形符”==表示语音“声符”,发展了假借和表音的功能,巴比伦闪米特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汉莫拉比法典,黑色玄武岩圆柱,阿卡德的钉头字,法国卢浮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4)亚述人(两河流域北方,臣服于巴比伦的小王国,BC14TH亚述帝国,亚述钉头字,变为音节文字,泥板的内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宗教、神话、科学、教学、天文、法律、历史等等,首都尼尼微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这些泥板现在主要收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5)迦勒底人(两河流域南方,受亚述帝国的统治,与伊朗高原的米底人联合推翻,BC626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伦最伟大的君王,建造空中花园)
6)波斯人(波斯是哪里?BC539,居鲁士二世入侵新巴比伦,波斯钉头字向音素字母发展,变为元音与辅音的结合,41个符号,4个表意,3个元音,剩下的都是辅音字母,书写顺序从左到右。波斯的书写工具由泥板变为纸草和羊皮,钉头字不再方便,所以波斯文字改用了阿拉玛字母)
繁杂的、代表神权的钉头字失败了,深入群众的、简单易学的阿拉玛字母代替了钉头字。
到波斯帝国为止,大约在AD1世纪,钉头字退出了历史舞台。再也没有任何继承。

总结:
1. 钉头字的传播
被多个国家使用,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借用è发展
2. 文字的转型
这么多的国家,说着各自的语言,但都用同一种书写方式,不匹配怎么办?
1) 语音没有怎么办?自己造字
2) 语音有干扰怎么办?保留语音而去语义,由表意转为表音,变为一种音节符号。
3. 文字的替代
最终一种繁复的、书写不便的文字被历史所淘汰。但不能否认文字出现的意义。语言的有形载体,通向过去和未来的大门

一部好莱坞大片:圣书体(埃及象形文字):略晚
产地:古埃及,尼罗河
工具:纸莎草,是当地的特产,芦苇笔
形态:圣书体,僧侣体,世俗体(BC4TH-AD5TH),科普特语(AD4TH-17th)
书写: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可以向右写也可以向左写,到底是什么方向则看动物字符头部的指向来判断
圣书体的构成:
1)意符,类似“象形”,也可同时担任声符和定符
2)声符,意符转化,只表辅音,上下文推测,单辅音&双辅音
3)定符,意符转化,类似“部首”,表示哪一类的意义
图为王名:托勒密

      P    O       L     E   S

      T            M

圣书体的消失与复活:一部好莱坞电影
圣书体的消失:BC332-AD639
亚述人è波斯帝国è马其顿
1)BC332,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导师是亚里斯多德,神一样的人物,征服王,亚历山大东征击败了整个波斯帝国,一生未尝败绩)在率领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组成的联军征服埃及,建亚历山大港——埃及第二大城市
2)BC332-BC32,希腊化时代:马其顿人托勒密建立王朝,亚历山大港为首都。最后一任法老——克里奥佩特拉(埃及艳后)
3)BC30-AD639,罗马时代:埃及成为罗马的行省,罗马帝国统治埃及。AD1th,基督教开始盛行。埃及的传统宗教开始没落。AD3th,基督教胜利,埃及象形文字趋于消失。
4)AD639,伊斯兰时代: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
总结:古埃及的文字è希腊字母洗一遍è阿拉伯字母洗一遍。圣书体再也无人认识,消失了。
圣书体的复活:
关键物品:罗塞塔石碑
1)1799年,远征埃及的拿破仑的士兵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镇修建城堡之时,发现了这块创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古字碑。
2)埃及托勒密王朝时代的祭司所制作,作为当时的国王、年仅13岁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时的纪念,其上的内容主要是在叙述托勒密五世自父亲托勒密四世处袭得的王位之正统性,与托勒密五世所贡献的许多善行,例如减税、在神庙中竖立雕像等对神庙与祭司们大力支持的举动。
3)罗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最上面是14行圣书体,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间是32行世俗体,再下面是54行古希腊文,其中有一半行尾残缺。
关键语言:科普特语
科普特人是埃及早期的基督徒。科普特语:是最后记录埃及语的字母文字,用了25个希腊字母和7个世俗体字母,记录古埃及语的语音。这7个世俗体字母,就是古埃及文字留给后人的最后的遗产。为什么科普特语能保留下来?因为科普特语还保留在基督教科普特教派的宗教仪式的祈祷文中,一代一代传下来,保存完好。
关键人物:商博良(法国人,精通多国语言,19岁就已经是大学的历史教授。对科普特语有深入的研究。1807年研究罗塞塔石碑。到1822年完全破译。写出了完整的埃及文字元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

一个平淡而隽永的故事:甲骨文BC1300
虽然晚2000多年,但是汉字至今仍在通用。
甲骨文的发现:波澜不惊
1)中药“龙骨”密不可分。龙骨一般是指远古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其可以入药,磨成药粉可以治刀伤,熬汤可以治盗汗。后来,甲骨代替龙骨,用于药用,安阳一带有人甚至世代以此为业。1899,清末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有深厚的金石学造诣,生病吃中药,偶然在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古文字。
2)收购==八国联军入京,自杀殉国==刘鹗打听==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的首都,盘庚迁殷,BC1300,商殷,殷墟。
形声字出现的意义:
整理出4000多字,释读1000多字,其中形声字的比例20%以上。周朝50%以上,到春秋战国时期形声字的比例已经趋向稳定,大概在80%,《说文解字》形声字82%以上。AD100年。
文字记录遇到的问题:
1)抽象事物的描述(空气,思想,理念,时间,空间)
2)具体事物的细化(植物:禾,鸟)
3)单一物体的分割(农耕文明,田地里的谷物,
怎么办?是继续图像的精细化,还是转向表音文字的便捷?还是另找出路?对比表音文字的简便、快捷,复杂、笨重的表意文字如何改变?
形声字的出现
第一阶段:临摹的象形
第二阶段:描写抽象概念的指事、会意
第三阶段:造字工厂:形声字的阶段
约定俗成:拿音,拿部首,拼起来,done.
文字与语言的脱离的结果就是方言各有各的,但都沿用同一种文字。大家的生活习俗因地而异,地区与地区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同一个文化下的住民,都有同一种归属感,这里当然有很多很多原因,但我觉得同一的文字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

结束:巴别塔的典故

资料下载

老外和小麦的故事公开课汇总

想提前一周知道最精彩的公开课安排吗?那就来订阅沪江CCTalk电子报吧! 电子报的订阅入口>>>

沪江网校还为大家提供了其他的活动,欢迎大家预约:最新活动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