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四十多个春秋,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开拓者。1960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的他,因工作需要提前毕业被调入学校刚成立的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工作,开始了他的对外汉语教学生涯。他曾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及沈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教学理论方面,重点是中介语理论和汉英语言的对比研究。主要论文收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他还主持编辑了供外国人使用的汉语教材《初级汉语课本》,《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合编)。

      四十年来,鲁教授不仅用心教书,同时真诚育人。在他的心中,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学科意识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和“热爱”所从事的专业。他就是这样执着地爱上了这一行。

      1979年他和他的实验小组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勇于实践,开创了一套教授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分技能教学模式,设置专门的听力课和阅读理解课,受到授课老师和留学生的一致好评,这一教学模式沿用至今。他主持编写的《初级汉语课本》已经沿用20余年。2008年又出版了《初级汉语精读课本》,体现了他对汉语教学的一些新的思考:除了培养外国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外,还引导他们逐步获得自觉观察、吸收语言的能力。

      上世纪80年代初,他把“中介语理论”引进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中介语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实际教学、教材及字典的编纂之中,对汉语的学和教双方面都很有意义。

      鲁教授与吕文华教授合作主编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于2006年9月出版。他在易懂、易查、易学这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真正使具有中级水平的外国学生能看懂,会用,深受他们的好评。

      一直坚守在对外汉语教学第一线的鲁健骥教授,在立足于教学本身的同时,还关注着对外汉语整个的学科建设,199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的论文,引发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学科史研究的关注。

      因为了解而热爱,因为热爱而钻研,因为钻研而奉献,因为奉献而快乐。四十多年风雨兼程,鲁健骥教授也在这忘我的奔波中,从懵懂年少走向了两鬓斑白,至今仍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