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来自英国的罗思杰是一位拥有迷人微笑、帅气脸庞的90后帅哥。如今,对比他两年前参加“汉语桥”比赛时的形象,曾经的青涩、躁动已然慢慢消退。2012年是罗思杰在中国留学的最后一年,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还与心爱的女友在沪完婚,拥有了一个幸福的跨国家庭。18岁来中国留学,怀着对汉语的浓厚兴趣坚持学习,致力于留在上海生活,以喜欢的事作为职业——汉语桥20强选手罗思杰与《沪江专访》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本期人物】 罗思杰

英国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20强入围选手

远渡重洋,18岁只身来中国留学

2008年对罗思杰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年仅18岁的他孤身一人从英格兰来上海,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汉语学习生涯。

大学阶段,罗思杰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精读口语、听力、阅读、会计、经济地理、广告、国际贸易等。与大部分欧美籍留学生的情况类似,在所有课程中,最令罗思杰头痛的是会计,他经常被这门课程搞得“头晕眼花”;因为爱听中国故事,他最喜欢的课程是听力课,从古至今的经典故事材料,精彩纷呈,令他百听不厌。

认真处世,不跟风的“差不多先生”

四年大学,罗思杰听过太多经典的中国故事,而胡适先生早期的寓言作品——《差不多先生传》给他的触动最大。在他看来,这个故事幽默而又不失犀利地讽刺了那些处世不够认真的人,在读过这个故事后,为了勉励自己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罗思杰将自己的QQ昵称也改成了“差不多先生”。

网络流行语近年迅猛来袭,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一代的最爱。而罗思杰能够接受的,仅仅是诸如“ 囧”这类形象化的流行语,“神马”、“虾米”等这些词语在他眼中,无异于“亵渎”汉字:“因为这是在改汉字的读音,也就是在读错词儿,这在我眼里简直是对一门语言的一种‘侮辱’”。

对待汉语,感兴趣就不觉得有难度

大多数人对“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这个论断早已耳熟能详,罗思杰却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只要“感兴趣就不会觉得有难度”:“对母语为英语的人来说,欧洲语言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容易学,但是我都没学好,因为不感兴趣,觉得有难度,根本不想学。”

事实上,早在罗思杰正式开始学习汉语之前,就已经对汉语兴趣浓厚。“大概是出于与生俱来的陌生感,当我第一次和它(汉语)有所接触,已经觉得它是一种非常神秘的语言,在随后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我从未觉得有多困难,而是觉得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语言,能够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感到很开心。”

研究汉字,对“正体字”青睐有加

平日中的网络交流,甚至是文字书写,罗思杰都坚持使用“正体字”。在他看来,唯有“正体字”才是真正蕴含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统的,他也不认同将“正体字”称为 “繁体字”的说法,因为中国汉字根本从未被“繁化”过。

罗思杰喜欢研究汉字,他还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独特的汉字记忆方法,主要是根据字形联想,同时结合字义来进行记忆。以“寇”字为例,他解释道:“‘宀’可以看做是‘房子’,‘攴’和‘元’两个放在一起很像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打另一个人的头’,这样串起来就可以用‘拿着武器’、‘进别人的家’、‘打头’来记忆,字意是‘坏人’、‘土匪’,好记多了!”

衷心祝愿,沪江的明天更美好

浏览过沪江汉语频道的节目《叽叽喳喳说汉语》后,罗思杰觉得颇有趣味性。他还进一步结合自己在英国的生活经验,对节目内容进行了认真校勘,向主持人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

通过对沪江网各项应用功能的浏览与使用,罗思杰毫不掩饰自己对沪江网的喜爱之情。在他看来,沪江网通过各种生动丰富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了他和很多朋友们所向往的、一种乐趣多多的“同学”模式——将“中国人学外语”与“外国人学汉语”同步进行。罗思杰还为沪江网送上了他的祝福:“衷心祝愿沪江网沪江网能够越做越好,越做越强,为世界各地热爱语言学习的沪友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