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接待了30位法国小客人。在南京的10天里,他们学汉语、学书法、学打太极拳,还走进南京学生家学包饺子。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令他们流连忘返。

这些法国学生来自法国阿尔萨斯省斯特拉斯堡国际学校,就是都德《最后一课》中故事的发生地。

江苏省与阿尔萨斯省是友好省份,有着众多的文化交流。南京实验国际学校与法国阿尔萨斯省首府的斯特拉斯堡国际学校更是结成了友好学校。近几年,两校每年组织学生互访,架起又一座中法学生的友谊桥梁。

来中国,经过严格挑选

罗杰老师黑头发、黄皮肤、法籍华裔,她是这30名法国学生的带队老师。她教法国学生学汉语,深受孩子们喜欢。

罗杰告诉记者,现在法国学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有的受北京举办奥运会影响,还有的是希望未来能到中国来工作。

“能被选上来南京,这些孩子感到非常骄傲。”罗杰说。随着近几年两校交流频繁,报名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次来南京的30个孩子,是从200多个学汉语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每人都要提交详细的学习计划,向老师介绍自己对中国的了解,还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

蓝眼睛的法国帅小伙楚杰士是其中的佼佼者。接受采访,只要记者语速放慢,他基本都能听懂;遇到陌生的新词汇,他当即就复述几遍,努力记住。

他也很乐意谈论自己,告诉记者汉语是他的“第二外语”,已学习了3年。他喜欢听王菲的歌,虽然学唱很难。他还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中国电影:“中国的电影很好看,尤其是张艺谋的,我很喜欢看《十面埋伏》……”

参加过苏州、杭州,他又迷上了中国园林建筑,这个“中国迷”甚至打算未来到中国工作,当建筑师,设计出兼具中法特色的新颖建筑。

在中国,学啥都很开心

据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的田校长介绍说,这次法国学生为期两周的短期修学,既有书本学习又有实地参观游览,最后一天还安排了聚餐和联欢,让法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有机会充分地交流。

记者走进课堂时,几十名法国学生正跟着中国老师学剪纸,他们正按照图样小心翼翼地在彩纸上刻出花纹。有龙凤、有孔雀,还有福娃。

艾东海对自己刚刚刻出来的福娃不太满意,又要来彩纸准备刻第二张。他说:“手工、书法都很难学,但也很有趣。”他最喜欢的课程要数太极拳,摆上几个太极拳的姿势,立刻觉得自己帅极了!一有空,他就练习练习,希望把这套拳法学回去教给其他同学。

“最开心的还是外出游玩。”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在旅途中她长了很多见识。在餐厅吃饭,用的是“中间会转的桌子”,不用伸手,菜会转到面前,这很新鲜;在园林游览,假山湖水傍着亭台楼阁,很有创意;在面食小吃店,看到豆沙包被捏成了兔子的形状,他们都争着观看。

最后一天聚餐,法国学生看着学校食堂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一道道美食,都胃口大开。许多菜肴他们不仅没吃过,甚至都想象不到。每上一道菜,照相机的闪光灯就啪啪亮起来。席间有一道荷叶蒸排骨,他们没揭开荷叶的包裹就下口,经过老师提醒才恍然大悟,紧接着又开心地大笑起来。

交朋友,双方都有收获

这群法国学生每个都在学校指导下找到了—个中国同学结成对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南京了解中国。

记者找到了这样一对交流伙伴,法国学生思凡和中国学生陈亦晰。陈亦晰读高一,法国的小伙伴比她大一岁。两个孩子第一次见面是在网络上,当时两所学校组织了一次远程视频通话活动,每位接待家庭的学生可以在网上跟即将来宁的小伙伴说几句话。打那以后,陈亦晰就很期待法国学生早一点来。

终于得偿所愿,思凡在陈亦晰家住了两个晚上,陈亦晰带着她游览中山陵、总统府、新街口,思凡还跟他们一家学包饺子,她早就想尝尝饺子的味道。

给陈亦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法国孩子的外向性格和直来直去的行事风格。“她有什么想法会大方地说出来,不像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两人交谈时,一会儿用汉语,一会又用英语,语言能力都有了大大提高。

法国孩子的讨价还价功夫也相当了得。不少接待家庭的孩子都反映:“他们买到的东西比我们买的还便宜!”楚杰士看中了一条裤子,开价190元,他轻轻松松就还到了50元!他一口气又买了领带、丝绸围巾、首饰、茶叶、茶杯,说是要带给法国的亲朋好友们。楚杰士还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讨价还价,因为可以和很多人说话,练习交流。”这种学习精神令他的中国同伴很受感染,也下决心多多在交流中学习英语。

临近离别,中国孩子送给法国同伴许多礼物。楚杰士笑着用刚学会的词句感叹:“太热情了!太客气了!”只有罗杰老师暗暗发愁:“这么多东西要带,上飞机肯定要超重了!”

习惯好,到哪都守纪律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的老师最佩服法国学生的是,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安排几点钟做什么事,他们基本从不迟到,更不会拖拖拉拉。

在食堂吃饭时,他们也非常爱惜粮食。学校张副校长说:他们刚来的时候,食堂的师傅出于好客,把饭打得特别多。

法国学生并不是很能吃惯中国饭菜,但是他们努力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饭量很小的同学仍锲而不舍地慢慢吞咽。

据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田校长介绍,刚来时,这些法国学生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很有秩序地下了车,上宿舍楼谢绝了中国学生的帮助,大家右手拎自己的包,左手帮前一位同学抬包,连成一串上楼了。

没几天工夫,他们就喜欢上了集体宿舍。

一位女生说,他们在法国的宿舍只有两个人,在中国住集体宿舍,感觉很新鲜、有趣。吃惯了面包、比萨、土豆的他们也喜欢上了中国的大米、烧鸡、炖牛肉。早餐在法国喝的是牛奶,到中国也能改喝茶了,照样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