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成长的烦恼”

孔子学院还很年轻,要有耐心,让它在风雨中成长。——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

面对如雨后春笋的孔子学院,有人质疑:是否海外“文化大跃进”?

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5年发展迅速,罗兰大学愿意无偿提供一幢更大的教学楼,希望中方承担一定装修费用;爱尔兰政府计划为都柏林大学提供250万欧元用于孔子学院教学楼建设,外方希望国家汉办支持相应资金。由于国家汉办没有相关经费,这两个项目不得不搁浅。

事实上,像这样不被批准的项目不少。因经费所限,中方对每所孔子学院每年投入不超过20万美元。目前,62个国家的160多所大学正在申请开办孔子学院。

许琳认为,尽管孔子学院发展迅速,但和我国推广文化的需要相比、和其他国家推广文化的成果相比,仍是“拓荒者”,仍是“童子军”。

8年高成长,年轻的“文化使者”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首先是师资之困。

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就是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英国文化委员会7000多人;法语联盟2万人。

孔子学院呢?

每一年,孔子学院总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非专职人员近万人,至今仍在“抓壮丁”。

25岁的北京志愿者王悦,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孔子课堂教汉语。“孩子们很喜欢中国老师!近年来因为报名入学的匈籍学生越来越多,教课压力越来越大。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不是专职人员,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不利于孩子们学汉语。”

零的突破,将在2012年实现。

孔子学院总部准备在今年建立300人的专职师资队伍。尽管一些专家认为“步伐太小”,但毕竟,这是“零的突破”。

其次是教材之急。

两年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饶勤首次参观彼格菲塔高中,差点落泪。

“这家正式教汉语课的学校,当时还未设孔子课堂,几乎没有汉语教材,连一本汉语字典也没有……”

去年,孔子学院在该校开设孔子课堂,提供了1000本书籍,除了教材,还有中国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著作。喜爱中国的孩子们终于“有书可读”。

学生增长太快,许多孔子学院都得复印教材。这几年,总部积极支持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尽管如此,适应各国文化背景和不同层次需要的教材依旧缺乏,亟待解决。

“成长的烦恼”,靠成长解决。

“孔子学院还很年轻,要有耐心,让它在风雨中成长。”许琳衷心希望。这一点,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到2015年,孔子学院预计将达500所。

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形象从遥远的神秘到零距离的亲切,中国认知从经济发展到文化认可,孔子学院为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鉴、合作的新平台。

“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300多年前,德国先哲莱布尼茨对中西方文明这样期待。

令德国下萨克森州议会前议长维恩施德特遗憾的是:中国与西方、欧洲的对话早已开始,但主要在经济方面,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尚未被充分发掘。

“对于文明的交流,孔子学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便可深入交往而避免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