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有趣的课堂

目前,普吉孔子学院除了为公众开设各个水平的汉语课程外,还承担了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分校“国际贸易(汉语)”和“中国研究”两个专业400多名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课程分为语言和专业两大类,语言类包括“汉语”1级到8级、“商务汉语会话”、“商务汉语翻译”、“汉语写作”、“专业汉语”、“中文报刊阅读”等,专业类课程则包括“中国艺术欣赏”、“中国诗歌欣赏”、“中国哲学和思想”、“中国政治和法律”、“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教育史”、“中国音乐”、“中国少数民族”等等。
说起“中国少数民族”课程,留学生林维赞不绝口。我校国际交流学院派往普吉孔子学院任教的鄢胜涵老师,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广泛搜集各类音像资料,精心编写教学讲义,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用直观易懂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知识,尤其是与泰国关系密切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当学生们看到中国傣族的舞蹈、食品、吊角楼、“泼水节”,都忍不住欢呼雀跃,纷纷说“和我们是一样的!”大家对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对“中泰一家亲”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相对于内容丰富的专业课程,语言课是比较枯燥的,而汉语又是世界上较难掌握的语言之一。曾谭珠和林维不禁倒起了苦水:“汉语,太难了,有时候老师说话很快,跟不上。我们的发音总是有问题,汉字也非常难写。”

孔子学院的老师们针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前精心准备教案,尤其是教授零起点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实物、图片、手势、动作来完成生词的解释,用公式、例句等进行语法的讲解。泰国学生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安排小组对话、表演等语言交际性活动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泰国学生普遍的学习态度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等问题,老师们也动足脑筋,通过布置和检查预复习、作业,安排课外任务、答疑等,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由我校文学院派出的三位志愿者教师王建军、胡国平、刘晶,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不适应泰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气氛,杨静院长和鄢胜涵老师组织听课和教学研讨会,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大量指导意见。志愿者们也通过自身努力,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摸索出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一些好方法。例如,王建军老师讲解“打瞌睡”、“推迟”、“提前”等词汇时结合同学们的迟到早退现象,大家在一片笑声中明白了生词的意思;讲解“下来”、“下去”时,则借用了一些图画、时间轴,辅以PPT等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阐释词义。胡国平老师则力求避免满堂灌,在学生原有知识和汉语水平上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堂从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着手,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艰深的专业文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刘晶老师在她的语言课中发动学生多问多答,注重操练,并注意归纳他们的常见错误,从小处着手逐渐纠正偏差。

留学生曾谭珠表示,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天都在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