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理解的文化

孔子学院的宗旨不仅在于引领当地的汉语教学,还在于推动中华文化,促进相互理解。泰国和中国是近邻,在语言、气候、民俗、文化方面都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在普吉,更是有大量的华裔家庭,至今还保持着广东、客家、潮汕等地的方言。

尽管如此,初来乍到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文化障碍。比如,泰国同事和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办事慢条斯理、说话模棱两可等等特点,给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不少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老师和志愿者们对泰国学校严格的着装要求一时也不能适应,比如女教师必须穿裙子,不能穿长裤。

在教学中,最容易产生误解的是两种文化对于教育的理解。中国老师们认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认真刻苦才是好学生的品质;而泰国的教育相对宽松,比起埋头书本,学生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课外活动上。为了准备运动会或者啦啦队比赛,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在校园里操练到凌晨四五点钟,而白天上课自然是没精打采或者迟到旷课。老师们从一开始的不满、指责,到后来的日渐理解,甚至也从泰国学生对集体活动的热情中发现了他们的长处,把严厉的批评转为温和的劝导,用诚恳的态度和愉快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投入学习。

除了日常的教学,普吉孔子学院也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向公众和各大中小学的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正好适应了泰国人习惯在活动中学习的教育特点。如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秋节、春节、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普吉地区预赛、广西师范大学艺术团“美丽广西魅力中国”文艺表演、宋卡王子大学开放周中国角等活动。每次文化活动,孔子学院都会组织和邀请宋卡王子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参加,不但给学生们提供了练习汉语、认识中国的机会,而且在普吉很好地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文化。每次活动过后,学生们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加深,对汉语的学习积极性也日益提高。很多学生纷纷表示希望去中国留学,一些已经在中国留学的学生,更是对这片蕴藏了灿烂文明的土地恋恋不舍。从现在在我校留学的泰国班里,记者了解到,很多学生都表示希望能留在上海,继续学习或工作。

在宋卡王子大学,不仅课堂是老师跟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课余,办公室里也能经常看到中国老师们的身影,为学生答疑解惑。有时候学生还会直接打电话找老师,随时请教。当了解到志愿者们都是初次在国外工作生活,学生们也会给老师们介绍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志愿者们和学生的年龄差距本来就不大,通过接触、了解,逐渐成为了好朋友。有一次,王建军生日的时候,许多泰国学生纷纷送上了祝福,让远在他乡的王老师,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和鼓舞。在作为汉语志愿者的十个月时间里,志愿者们除了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也了解了泰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给他们的生活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泰国,从小学到大学,很多地方都在开展中文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汉语教育事业的社会环境。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自成立之初,就秉承了上海大学和宋卡王子大学两校合作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为当地的汉语教学事业和中华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让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更全面深刻地接受了汉语知识和文化的教育,为普及中华文化切实起到了“桥梁”作用。未来,会有更多的泰国人通过这座“文化桥梁”,走进汉语———这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走近中国———这个源远流长的国度。